实验室的介绍

AiShare实验室由石小川和马超于2019年初创,张典老师于2020年加盟本实验室。

AiShare实验室现有研究生17名(其中博士生3名),本科生1名。

实验室的要求

学术研究:以深入钻研AI前沿技术为导向,勤奋好学,已经具有或有志于显著提升学术文献阅读归纳、Python代码开发及学术论文撰写能力。

系统开发:以实验室具体课题为依托,具备特定编程语言(如:Python)及相关开发框架(如:Django)的基本知识,致力于开发实际可用的各类AI软件系统。

持之以恒:有一定的自学和自我规划动力,能够和实验室共同成长和进步。

实验室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研究领域:实验室教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内容安全、时间序列分析、可解释人工智能、舆情分析、云际计算、金融数据分析等跨学科研究领域。

学术论文:实验室成员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如:计算机学报、Pattern Recognition、Knowledge-Based Systems)和学术会议(如:ECAI、IPDPS、ICDCS)上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

科研项目:实验室教师主持或参与20余项国家级(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等)和省部级(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自科基金、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科研项目,主要涉及推荐系统、云计算、工控网络安全、文化IP保护等多个应用领域。

知识产权:实验室成员获4项发明专利授权及20余项发明专利在审,另取得8项软件著作权。

相关奖励和荣誉:石小川老师以第一作者获得第十一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结项获评优秀。马超老师指导本科生团队获第二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张典老师于2014年和2019年分别获得获得搜狐武汉研发中心“优秀员工奖”及旷视科技黑客马拉松编程比赛第五名。

人才培养:实验室教师指导4项大创项目(国家级和校级各2项),指导4名本科生发表5篇学术论文(1篇中科院SCI一区期刊论文,4篇CCF C类会议论文)

学术交流与合作

实验室与境内外知名大学(如:北京大学、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建立了较为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机制。通过线上研讨、派出学习、合作研究及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不断深化与境内外知名大学的科研合作。

深造就业推荐

面向实验室全体同学,实验室可以提供学业深造和工作就业两个方面的推荐渠道及支撑材料(如:申请咨询、推荐信)。

  • 学业深造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 香港理工大学
    • 智源实验室(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共建,可推荐优秀学生前往实习/就业)
    • 留学推荐信(目前已成功推荐二十余位同学成功前往美国、英国、中国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知名高校就读)
  • 工作就业
    • 阿里巴巴:工作地点(北京/上海/广州/杭州)
    • 腾讯、华为:工作地点(深圳)
    • 其他IT企业:各IT热点城市